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唐勇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线性素描的教学】线性素描与线描——兼谈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

2011-10-24 14:24:4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唐勇力
A-A+

  在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中,素描是长久以来争论不止的一个问题。执不同观点者都有自己的独立主张,各美术院校的中国人物画素描教学也就出现了学派分呈的状态,因此各美术院校的中国人物画创作风格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引进西方素描教学,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认识、理解人物造型,可以说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完全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西方的新中国人物画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不能不说直接面对真人写生的素描教学方法起着支柱性的作用。我们研究中国画教学常常把人物、山水、花鸟混作一谈,谈共性的东西多,个性的东西少,忽视了各自画科的特点。三个不同画科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譬如对造型的认识和理解就非常不同。人物画家强调造型能力,山水花鸟画家则强调笔墨的灵性与修养。人物画家如何解决好造型问题是美术学院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写生的素描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回顾一下,凡是有成就的人物画大家无一不是造型能力的高手,近二十几年中,凡是在校其间素描成绩优秀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经过自己的再努力,大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在一次教学研讨上的发言中强调,解决人物画造型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写生的素描教学。有的专家提出为什么不用传统人物画目识心记、写意造型的方法进行造型教学。现在可以谈一下:以主观意向的造型观念和默记的造型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的造型风格。古代人物画在唐代已经走向高峰,是写意造型的经典,历代也出现许多人物画大家。明、清以来因因相袭,千人一面,造型程式化,终未有开拓性的发展,其原因是没有对人本体的直接研究,对人的造型理解及能力的掌握均从前人成熟的造型临摹而来。就是到了清代,人物画家也大多以画仕女为主,不做直接写生的训练。任伯年是一代人物画大家,然而他笔下许多的肖像人物画面部是写实的,而身体还是概念的,尤其是手的描画还是传统的一种模式,这就充分说明了传统人物画的造型方法只是表现出一种雷同式的写意,失掉人物本体具体细微的特征差别,造成人物画发展的困境。西方艺术写生的造型训练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弥补了这个缺憾。直接写生的造型方法和目识心记、以默写其大意的造型方法相结合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是可以的,但是直接写生的素描教学,仍然是美术学院培养优秀人物画家的最好方法,而要用目识心记,不做直接写生的训练是难以达到的。因此,中国人物画造型能力的培养方法不可脱离素描教学,重要的是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几十年来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学方法。素描写生的表现语言和手法多种多样,但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表现方式是中国人物画教学的基本表现方式。

  以线为主的表现手法,抛弃物象所处的光的环境,基本拒绝光影感、立体感、空间感,表现客观物象的同时进行大胆的主观处理,强调线的意识,形成一种适合写意中国画的造型形式。这一学术成果不同院校的教师都是认同的,中国人物画专业的素描教学有其专业特点,已经没有分歧也无须再进行讨论。然而这并不说明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就没有问题,反而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课题还很多。

  线描是中国绘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语言。它的鲜明特征是以书法勾勒的方法勾描墨线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线的造型手法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许多绘画大师手下都留下了经典的作品,然而西方绘画的线和中国画的线是不同的,但又是能相互融合的。客观物象的外表并没有线的存在,是画家通过观察物象、认识分析而主观模拟性的用线来表现物象的结构形态、质感、量感和神情,同时也传达出画家的思想感情,并体现画家的绘画风格,线的造型显然具有智慧和自由创造的灵性。

  中国线描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中国画线描从认识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骨法用笔”的观念强调了线条的书写性。前人创造了“十八描”的线条技法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线条无粗细变化,瘦硬而绵长;二是顿挫鲜明,起落有致,行笔有方圆粗细变化;三是粗犷厚重,简练明快。所以这些线的勾勒法都是画家根据不同对象以及个人感情提炼创造总结而成为经典的。然而线描的表现范围及手法、样式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中国画是线的艺术,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的调子相融合,从而推动了中国画人物画飞速发展。

  线性素描:

  “线性素描”这一概念也不是一个新鲜词,1993年我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时,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曾经提出过线性素描的概念,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在重新提出这一概念是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更加的清晰一些。

  所谓线性素描,是指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结合,以感性的浮雕式造型形式表现物象,其根本体现是线条的表现力,色调是为了更充分更深入更细微的刻画物象,两种手段相融互补,丰富了中国画“尽精微,致广大”的审美内涵,中国画创作将以本体的自律性向前开拓演进。

  线性素描是以线、面结合的方法去深入的观察认识和研究物象,从而深刻的表现物象。线描是白描,是用毛笔或硬笔线如钢笔、铅笔等,以描写的方式简约概括的表现物象。速写是以速度见长,即短时间内完成表现物象,其绘画手段也可是纯线条的,也可是线面相结合的,三者都是互相关联的,而且是一致的,其核心就是训练观察方法和磨炼造型技巧,三者合而为一所练就的功底深浅几乎决定了画家最终可能达到的艺术高度。线性素描、线描、速写三合一的功底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就如种子和果实,有什么样风格的种子,就结什么样的创作果实,翻开画册即一目了然。黄胄速写的直线快速用笔就决定了他的笔墨语言,周思聪的较为慢速,圆中具方的素描造型风格也决定了她朴素凝练、积点成线的笔墨风格,还有叶浅予、蒋兆和、方增先、卢沉等等。那么,什么样式的素描为线性素描?其实并不难理解,众多优秀画家的作品早已证明了这种样式,如西方的安格尔、荷尔拜因、席勒、萨金帕•费钦、霍克尼等人的作品都可称为具有线感的素描,是我们线性素描教学中最能吸收借鉴的典范。线性素描的面貌是多元的,它融合了结构素描、意象素描、全因素素描的有益因素。作为研究造型,磨炼功力,训练观察能力,调整造型观念和造型方法,培养中国人物画内在素质而生成绘画风格,线性素描是最有效的途径。

  素描是用最单纯、最简洁、最直接的绘画语言,以最本质的方式表现物象的造型,展现画家情感的表达,因此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难的。

  我们学习绘画是要学习掌握一套绘画艺术语言,而绘画艺术语言最本质的就是形,绘事之本,即是绘形。学习线性素描,线和面就是绘形语言,线和面的语言又是预先设定的,是主观推理中的思维。线性素描和其他绘画一样,眼睛的“看”决定了“画法”,怎么看即是观察,观即是观看,察即是察觉,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观看、去察觉?比如,客观存在有自身的形体状态,它必须处在光的环境中才能看得见,用主观意念采取的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方法去感知物象的存在,用判断的态度去认识物象。因此用线的观念去观察物象,我们找到了物象的“边”,由形体结构转折而产生的边,“边”在主观中即变成了线,用平面的观念去观察物象,我们就看不到光影,也看不见由光影作用于物象而产生的明暗感,在主观意象中即变成了色调形成的面,各种不同形状、大小、深浅的面,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线与面结成的图像。这图像的生成仍然是朦胧的,不清晰的,线和面是从物象的形体变化中分解出来的抽象因素,因此这只是认识方式,而不是认识的客观物象。研究物象具体细节的过程,就是培养提高分辨力的过程,使自然存在的物象从整体到局部都转化为一种方式,使这种方式再转化为表达画家情感的语言,特别要懂得表达我们的情感是追求的目标,否则会把技巧语言当做本质而陷入“方法”的误区,这是非常危险的。眼睛在同一角度、同一瞬间能看到的多个方面,如形态、结构、特征、色彩、质地、明暗、光感及其所属空间环境等。线性素描有预先设定研究的方法,即平面。因为人的眼睛只能看见平面,一切纠缠在幻觉中的空间深度都认知为平面,在研究物象的形体结构时,线性素描如同传统绘画一样,是可以多角度散点的观看,将物象任何细节特征所产生的来龙去脉经头脑过滤转化为平面的感觉之中,从客观世界转向主观世界,画家更多强调的是个人体验、个人感知和独到的见解,并服务于主观情感的表现。

  学院主义的素描教学中透视和解剖使我们更能完整立体的理解和认识物象,这一知识使线性素描的作画方法和步骤更加从感性反射为理性再回到感性的真实中。画家眼中的物象,其实都是主观的。那么如何观察和认识是非常的重要,每个人所面对物象的真实都是各自认为的,其表现的语言技法不可能是一致的。在作画的过程中,想一想你的观察认识和作画方法,会有什么因果关系呢?有了自己的观察认识和理解,工具材料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教学中,我不断地提醒学生不能站在一个视点上边看边画,看一点画一点:而是要不断地交替进行,远看近看,左看右看。远看,要启发同学体会形体完整的样子,包括它的形状、体积、态势等;近看,就是要贴得非常近,就如放大镜一样慢慢的进行局部观察,体味细微的形体变化;左看右看,即是联系看,整体关联的看,从理解的角度上观照完整的画面组合。我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作画,允许学生不控制自己。作为教师最重的是调动培养他们描绘物象的兴趣,对学生每取得的一点改观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他们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启发他们凭自己的直觉去改变,使学生始终充满热情,感觉到解决问题的无穷趣味。

  线性素描是以线的审美形式训练和培养学生坚实严格、灵动准确的造型基本功,它必须有自成一体的科学而系统的教学程序,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有明确的教学规范性,有步骤,有方法,同时保护和启示学生们自身个性素质的发展,把知识性和技能性的教学向课题研究性教学推进。

  用以线造型的自觉意识去感受对象,并敏锐的觉察边线和形体之间的关系,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图影,这就是形的意识,也称为造型意识。没有美妙的造型意识就不会产生美妙的造型。而造型意识是从绘画实践中不断提升的,培养造型意识是素描教学中重要的目的。回顾一下中国画专业的学生,都经过素描的训练,但真正培养出良好造型意识的并不多。如果我们通过素描训练使写实能力比古人强的话,而艺术的造型意识未必比古人强,这一点我们要向古人学习。造型意识是我们的“绘画之眼”,在造型意识的“眼”中,各种物象被净化成各种不同几何图形所组合的形,只有明晰了头脑中的图形:绘画中的形态就体现在了你的造型意识中。有意味的造型来自感悟深切的造型意识,造型意识又能产生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会产生情感。用绘画的眼光敏锐地扫描物象,注重自己的感受和直觉,尽量展开想象力,开拓自己的创造潜能,为造型意识注入情感,从而使形式产生更深远的意味。造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研究自然和研究画面,当观赏客体物象的自然状态时,你可以冥思静想,仿佛一幅画面就在眼前,这是一种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自己富有个性的造型意识。在实践中每完成一幅作业就审视研究绘画中的造型意识,看看画面的形态构成是否体现了你的造型意识。研究自然和研究画面是培养造型意识不可分割和不能偏废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反复循环,将能快速提升造型意识。

  造型能力和写生能力是不同的,造型能力指在画面上创造有意味图形构成的能力,写生能力指在画面上描写客观存在的能力。然而造型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写生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素描教学中,写生能力的培养是主攻方向,而写生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解决造型的基本结构规律。不能只顾表面绘画效果,而忽视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在许多看似很有效果的作品面前,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造型基本规律的缺憾,基本形体结构的不准确,如平常说的一句话:“造型不舒服”,问题出现了,要研究。我以为素描教学必须要严格,对基本形的结构规律要花大力气研究。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口,不能松懈,教师要有方法来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规律,对一年级的学生“吃纯正的第一口奶”是十分重要的,要强调纯正的重要性。一年级入学的素描第一课,首先要教会学生的是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用造型意识去感悟物象。对学生要进行观察方法的硬性训练,用透视、解剖的知识,从不同的点——焦点或者散点,近点或者远点,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感性。初始更强调的是理性的分析,然后强调感性的生动、鲜明。在训练的过程中始终把基本结构规律作为重要原则,同时也要渗透形体之外的精神联想,以及对形式图形和抽象意识感受的引导。课堂教学中课程安排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以及课题研究性的教学,我想完全可以解决好基本规律的问题,为造就具有高超造型能力的画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造型能力的培养是宽泛的,包括写实与非写实、变形夸张与抽象等,是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重新肯定真实地直面物象、直面生活的必要性,把线性素描的写实性通过我们的教学进行课题式的研究,把它作深,而对真实的物象将结构与空间透视及明暗规律和谐地统一起来,在线性素描中表现出二维平面形式的浮雕感。用铅笔表现严谨纯正的线造型,经过高度凝练的线条,造型简洁而富有规律美,还是用碳笔以一种自由多变的线条和色调塑造出具有厚实而松动的线性素描造型,这应该都是最纯粹最直接的情感表达。诸如新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复制写实主义等都不可能是写实的,写实与真实永远是偏离的,艺术的真实永远是主观的,相对的。物象作为抒发画家的情感与自我表现的媒介是真正的真实,形形色色的素描作品都是画家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情绪的体现。变则通,通则变,这是创造的原则。写实的线性素描最具有魅力的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微妙的形状差异,抓住瞬间的形态,在复杂的物象外貌中产生具有内在精神的特征。“求其神似”也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要求。写实主义的线性素描教学,这一课题涵盖着造型中的一切问题,教师必须教一种态度给学生,给他们时间,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指导,引导他们走上自然而然的道路。

  线性素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具有中国画的专业性,其训练的总目的,总任务是有序的,阶段性的。因为中国人物画又分工笔和写意,两种绘画的技法语言是不一样的,各具特点的技法手段和表现方式,为我们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课题。工笔画需要的素描基础和意笔画需要的素描基础显然是有差别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出了线性素描中的工笔素描和意笔素描,工笔白描和意笔线描,这也就更体现了有什么样的素描基础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绘画风格。

  工笔线性素描

  工笔人物画,其特点是严谨,线条组织结构严密,一丝不苟,任何一点的形体结构都要交代清楚,来不得半点含糊。工笔人物画刻画深入细微,塑造形象和谐统一,基于这一点,适宜工笔人物画特性的素描造型课也就显得必要和重要了。工笔线性素描的教学要求及目的和其他素描没有本质的不同,从观察方法到认识方法都统一在线性素描方法之中,唯独不同的是表现方法,线和面的结合更加严谨。工笔线性素描的学习,可借鉴的外国素描很多,如安格乐、荷尔拜因等大师的作品就是可借鉴的经典,这种素描造型训练将为进入工笔线描打下基础,也为今后学生走工笔画创作道路奠定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工笔线性素描课程可安排在学生选入工笔人物画专业之后。

  意笔线性素描

  迅速敏捷地去捕捉物象的形象特征,瞬间的发现,瞬间的分析,瞬间的综合,瞬间相面的功夫,是水墨人物画家训练造型的基础。与工笔线性素描慢工细活不同,画家必须要瞬间抓住物象的总体印象,使之成为形的依据,并综合整体印象中的特殊相貌因素,我们也称之为“味儿”。一般应选择粗犷而富有变化的炭笔或其性能有利于概括形体的工具材料。意笔线性素描造型的原则是简化,然而简化不等于简单,简化指的是用笔概括而准确,粗细缓急的笔线体现了其书写性,单纯的形式中蕴涵着深刻的意义,线与面的结合其表现语言和手法与水墨写生中的笔墨相契合。调子的运用犹如用墨有干、湿、浓、淡的变化,有质、色、肌理的体现。而炭笔之类的硬笔更容易掌握,也更便于刻画形象中的细部,虽然意笔线性素描的表现力不能够顶替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力,但它却具备水墨造型语言基础的条件,因此,在基础造型课程范围内,意笔线性素描的训练方法一定能够为意笔水墨人物画奠定基础和起到衔接的良好作用。

  工笔线描

  从中国绘画历史上来看,线描的历史最悠久也最成熟。唐代是线描的高峰,历代都有线描大家,他们的线描属于工笔风格的密体。取法传统的线描发展至今对表现写实人物造型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样式。然而传统人物造型的线描法和现代写实人物的线描法尚有极大的不同,写实人物的线描,不具有程式化或很少有程式化特征,在现代人物的线描体系中,线描仍具有其规律性。工笔线描写生教学正是要掌握密体而严谨的线条组织规律,掌握线组织的千变万化。因不同物象的形象特征、形体结构都是有差别的,服饰的样式形形色色,所以线描技法也就相应的不同。没有扎实的线描写生基本功训练,进入笔人物画创作犹如没有骨骼的人。工笔线描的教学强调观察研究是第一位的,既要依赖客观物象,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一个着衣模特儿坐在那里,衣纹线条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见到的只是衣服的皱折,又是在一定的光线下产生明暗,而衣纹实际又是衣服形体变化产生的面,这些转折的面随活动之后又恢复原态,这样原来画的衣纹线条又不对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教师要分析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关系,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寻找线条变成衣纹的组织规律。工笔线描的技法语言是多样的,各美术院校的专门教师都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工笔线描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意笔线描

  南宋画家粱楷、牧溪的减笔画,线的变化与水墨变化相融合,粗犷灵动,洗练而具韵律,虽草草数笔而神情动态毕现,意趣横生,具有更大的主观性,这就是减笔线描,也是最早的意笔线描传统。工笔与意笔两种线描形式实际存在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全过程中。但在几十年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只有工笔线描——即白描写生被列入教学规程,而没有意笔线描这一科目。意笔水墨人物画写生的线的基础被误入工笔线描去完成,这是一个学术上的误区。实践表明,工笔线描并不能替代意笔线描的功能,工笔和意笔是两种不同审美品格的线描形式,工笔线描可以在不断地修正中去实现预先设想的艺术效果,线条的个性风格都寓于这严谨的一笔一画的勾勒之中。这种工笔线描体系的学习对中国画线的基本艺术审美的理解,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意笔线描要求即兴发挥,将主观的情感、修养融入笔线之中,用笔自由,变化丰富,外象疏灵,虽讲究用笔,更注重总体形象的准确、生动,线条洗练,追求节奏韵律与力度,追求综合美感。意笔线描培养和修炼文化涵养,练就用笔的功力。意笔线描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意笔线描的重点应放在对基本规律的认识与基本技法的训练上,贯穿于技法与规律学习之中。对笔性、笔力的训练也是重点,同时注重对笔势、笔趣、笔意的培养,在经验与功力的深化中,逐渐形成既有传统学养又有艺术个性的意笔线描基础。笔性,犹如一个游泳者对水性的掌握与适应。学画之中掌握和适应各种毛笔的性能,并培养形成正确而良好的用笔习性。笔性又如艺术的感觉,三分是天生的,七分是培养的。培养掌握好笔性,在学之初就要有良好的指导,学习的范本好,教师指导的好,指导的正确,使你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良好的笔性,将是一个好的开端。要培养正确而良好的用笔习性,首先要多临摹经典的范本,如历代大师的名作。临摹山水名作和花鸟名作,也是培养良好笔性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不间断地训练书法,从书法中体悟笔性,书法的笔性和绘画的笔性是一致的。笔力是指笔的功力,包含着用笔节奏的控制能力,对用笔形态的掌握能力,对用笔质量的理解能力。用笔的功力体现出好的笔性,功力越深厚笔性就越好,笔性越好就越有助于功力的提升。功一定是练出来的,所以用笔的功力也是靠练出来的,功力提高了修养也就提高了。用笔节奏的控制能力,笔线形态的掌握能力,尤其是对用笔质量的认识理解能力将会构成一个完美的体系。笔势,笔趣,笔意,是用笔形式美的组合因素,它融入意笔线描的训练过程中。熟能生巧,巧而生势,势而生趣,趣而生意。笔势,从局部上看是运笔的趋向,走势与笔线的形态,笔与笔之间的节律,笔线与笔线之间构成的气势,韵律与运动感。意笔线描增强笔势感是不可忽视的。线与线之间的组织构成关系,更有利于笔势的形成,如何在意笔线描中形成有艺术魅力的笔势,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积累经验。笔趣与笔意,具体的讲就是画家艺术修养和天资在用笔上的即兴发挥和自然流露,笔意和笔趣完全是基本功扎实的体现,也是画家情感的变化的体现。笔意和笔趣的流露,也是笔性、笔力、笔势孕育而出的。笔性是画家对用笔的感觉,笔力和笔势是画家用笔功力,笔意和笔趣是画家用笔的“味”。意笔线描的品格高低全在于功到自然成。意笔线描课程是连接线素描过渡到水墨人物意笔写生的中间纽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意笔线描的手法是以浓墨为主,不求墨色深浅水分的变化,极有利于用笔线塑造形体,单纯简洁,明了,又便于研究与思考,是课堂教学中进入水墨写生前的重要环节。

  意笔线描的绘画语言具有其独立性,完全能够作为独立的绘画,但时下还没得到足够张扬,致力于意笔线描研究和创作的画家还不普遍。在教学上大多美术学院都缺少这类课程,专门从事意笔线描的教师更少,在此提出,谨供同行们思考或讨论。

  素描是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素描包含了一切造型艺术的根本特征,造型艺术的各种形式门类都无法摆脱素描而直接进入自己的领域。素描即为造型艺术基础功能,又为独立意义的艺术形式。在我们教学中最大的意义在于艺术造型训练,研究造型规律,研究表达对象的各种可能,技术性和创造性融为一体是素描的全部意义。

  缺乏专门的线性素描教学师资,这个问题在中国画造型基础教学中普遍存在。据我了解,只有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有专门研究素描教学的教师。在中国画系的教学中,素描教学还在不断地争论,存在学术上的摇摆性。似乎有一种观念,凡是人物画教师都能担任素描及线描教学,因此排课的随意性出现了,大家轮流上课。对于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基础教学设立专门型的教师任教,“吃好纯正的第一口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线性素描及线描的专门教师,把造型基础看做是人物画专业重中之重的主课,使教素描和线描的教师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中国画人物专业的线性素描与线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地画出好的作品,体悟线性素描和线描语言,深化对艺术语言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之中不能以个人艺术情趣的好恶和个人艺术风格来局限束缚学生。教师的高尚在于培养学生进行基本规律的思考和造型意识,传授有关的知识技巧,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艺术观察和艺术思维,使知识与能力稳步升华。

  凭个人绘画经验,甚至凭个人创作风格,在课堂上即兴的指指点点是对教学的极不尊重,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误导,从长远上看对学生也形成一种不小的伤害。用心的研究教学,科学的组织教学,把自己从事的专业教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既要创作出具有个性风格的优秀作品,又要艺术观念明晰,修养深厚,见解独到,气度兼容博大,因材施教,平等待人,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选自:《传统为本 两端深入》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唐勇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